近期,甲型流感病毒(以下简称:甲流)在我国多地高发,不少人出现鼻塞、咳嗽、咽部不适、发热等症状。据疾控中心最新数据,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,其中99%以上为甲流。
甲流是有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、最容易发生变异,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、常有咳嗽、咽喉痛、鼻塞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,伴有头痛、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,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。”
据了解,近日成都仁品
耳鼻喉专科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增加,不少患者反映“甲流”后出现鼻子不舒服,耳朵闷堵,听力下降等耳鼻喉问题。
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门诊专家汤洪主任医师介绍:“‘甲流’过后,
鼻窦炎、
中耳炎、咽炎发病率确实有所增加。其主要原因是甲流和感冒都会直接影响上呼吸道,容易引起各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一旦感染将让那些本就患有
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、中耳炎、咽炎的患者雪上加霜。”
为了防治病情反复迁徙,降低功能性障碍的发生可能,广大群众应做好感染前的预防和感染后的健康监测,警惕“甲流”并发耳鼻喉疾病的发生,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。
鼻窦炎
病发机制:当呼吸道粘膜受甲流病毒感染后,病毒可直接蔓延至鼻窦、引发炎症,同时,病毒感染会使鼻粘膜上皮细胞受损,破坏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,利于病毒和细菌在鼻窦内停留、繁殖,诱发鼻窦炎。
治疗方法:面对不同分类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鼻窦炎患者,可采取非药物治疗、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。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海盐冲洗鼻腔分泌物,减轻鼻粘膜水肿,有利于鼻窦开口的引流,也可到医院进行“比负压置换治疗,冲洗引流鼻窦内的分泌物。同时辅以超声雾化治疗,小分子雾化颗粒能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,加快炎症吸收。
分泌性中耳炎
发病机制:咽鼓管是连接耳朵和鼻子中间的管道,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持中耳腔和外面的压力平衡,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,咳嗽、擤鼻涕这些行为会使鼻咽部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,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,并伴随发烧、耳痛、耳流脓、听力下降等症状。
治疗方法:临床上,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随访观察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,若经保守治疗2-3个月后,情况未得到改善,可采取手术治疗。
慢性咽炎
发病机制: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发病率极高,这是因为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一到防线,许多免疫细胞“驻扎”于此,以低于外部病原体入侵,容易出现炎症反应,当咽部受到外部刺激比较多时,容易诱发咽炎高发。
治疗方法:咽炎的病程周期普遍比较长,症状比较顽固,临床上,医生通常会建议从生活习惯、药物治疗多个方面综合治疗。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将针灸、艾灸等改良,与低温等离子手术方式相结合,辅助脉冲微波、红光、雾化等理疗,根据病程情况进行系统的、长期的中医药结合治疗与康复。
汤洪医生提醒:“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,做好甄别及早治疗的同时,注意个人防护,增强抵抗力,积极应对这一季节性的健康挑战。”
如果看完文章你还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点击
在线咨询,我们的医生将会为你详细解答哦。